智慧生态,与科技并进

本期导读
随着科技技术的极速发展,当今世界走在一条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上,地球上各个系统的承受能力正在被推至生物物理上的极限。如何在维持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建立一个经济与生态三者平衡发展的社会,将是未来的课题。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免以牺牲生态人文为代价,换取了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将自己圈在钢筋水泥和各种污染构成的人工环境中。因此,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是人类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的重要课题,智慧生态这一概念,油然而生。
智慧生态
智慧生态的服务主体并不是建筑,而是生活于生态城市中人。智慧生态城市倡导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它应拥有一套健全的生态机制,使城市的生态形象与生态功能相统一、相协调。并通过感知技术,把人、物与网络(包括移动互联网、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处理、应用、管理、决策,引领城市发展。
国外智慧生态
美国迪比克市
迪比克市风景秀丽,密西西比河贯穿城区,它是美国最为宜居的城市之一。以建设智慧城市为目标,迪比克计划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城市的所有资源(包括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数字化并连接起来,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进而智能化地响应市民的需求并降低城市的能耗和成本,使迪比克市更适合居住和商业发展。
迪比克市向所有住户和商铺安装数控水电计量器,其中包含低流量传感器技术,防止水电泄漏造成的浪费。同时搭建综合监测平台,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和展示,使整个城市对资源的使用情况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迪比克市向个人和企业公布这些信息,使他们对自己的耗能有更清晰认识,对可持续发展有更多的责任感。
西班牙巴塞罗那
智慧生态城市是巴塞罗那目前最重要的项目之一,而巴塞罗那纺织产业老工业区,现在则是这一项目最重要的试验地。在红绿灯上安置RFID接收器,可以给附近盲人手中的接收器发送信号,并引发接收器震动以便提醒其已临近路口;巴塞罗那的标志性景点圣家族大教堂附近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停车传感器系统,通过在地面设置停车传感器,司机只需下载专门应用程序,即可通过传感器感知空车位,指引大客车停放;智能垃圾箱则可以通过传感器感知是否已满,并经由垃圾收集中心的数据库管理,安排垃圾车路线。它上面的传感器能够检测垃圾箱是否已满。根据传感器传来的信息,垃圾收集中心可以制定一个数据库,并以此安排垃圾车的路线等等。
丹麦哥本哈根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这个素有“自行车之城”的城市在绿色交通方面成绩斐然。为促使市民使用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的轨道交通,该市通过统筹规划,力保市民在家门口1公里之内就能使用到轨道交通。1公里路的交通显然还要依赖群众基础深厚的自行车。除修建3条“自行车高速公路”以及沿途配备修理等服务设施外,还为自行车提供射频识别或全球定位服务,通过信号系统保障出行畅通。
国内生态城市建设
马岩崧贵阳“山水城市”
山水城市是中国历史上独特的空间规划概念之一,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将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建筑-景观-城市的紧密结合是中国传统城市设计理论的核心和主要方法论。
智慧生态城市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为基,智慧发展”的原则。以建设信息化、智能化的城市为主要路线,实现高效、低耗、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为诸多行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为生态城市提供成熟的解决方案。
-
-
-
{{item.createTime}}
{{item.userAccount}}
匿名评论
{{item.likeCount}} {{item.content}}
-
-
-
{{item.replyTime}}
{{item.replyPerson}}
{{item.replyContent}}
-
-
-
栏目简介

篇幅虽短却能网罗业内最新的热点事件、各类黑科技的前沿资讯,我们以独特的视角进行解读,并邀您一起展望行业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