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联网来了,我们准备好了吗?

本期导读
当我们还以为物联网是个新兴技术潮流名词的时候,蓦然回首,我们身边的各种物品都已然联到网上了。 从最早的RFID带来的“万物互联”,到今天的Wi-Fi、4G,甚至LPWAN的NB-IOT和LoRa技术,都在全力以赴把所有看得见看不见的“物”联接到网络中来。 根据IDC的预测,仅仅到2020年,也就是3年后,联网的设备数量就达到 40亿级别,并产生50万亿GB的数据量。 而这个数据,也将带来 250亿的终端和系统,250万的APP,和4万亿美刀的生意机会。
当我们还以为物联网是个新兴技术潮流名词的时候,蓦然回首,我们身边的各种物品都已然联到网上了。
从最早的RFID带来的“万物互联”,到今天的Wi-Fi、4G,甚至LPWAN的NB-IOT和LoRa技术,都在全力以赴把所有看得见看不见的“物”联接到网络中来。
根据IDC的预测,仅仅到2020年,也就是3年后,联网的设备数量就达到
40亿级别,并产生50万亿GB的数据量。
而这个数据,也将带来
250亿的终端和系统,250万的APP,和4万亿美刀的生意机会。
看看我们周围,电视、冰箱、冼衣机…还有什么是不能联上网络的?
但是,这些应用,采用的都是我们最最最传统的Wi-Fi技术。
面对这么多的Wi-Fi终端设备,再加上电视、4K、游戏机等等的连接,这么庞大的数据量,我们的网络到底准备好了没有?
l Wi-Fi,除了考虑网络带宽问题,还要考虑从人均2台设备到人均20台设备所带来的高密集连接;
l 有线网络,在如何不重新施工布线的前提下将1000M的网络提升得更高;
l 数据存储,在平衡SSD的低容量和SATA的低性能之后,如何为企业安全的数据带来靠谱的安全保障。
-
-
-
{{item.createTime}}
{{item.userAccount}}
匿名评论
{{item.likeCount}} {{item.content}}
-
-
-
{{item.replyTime}}
{{item.replyPerson}}
{{item.replyContent}}
-
-
-
内容来源
栏目简介

篇幅虽短却能网罗业内最新的热点事件、各类黑科技的前沿资讯,我们以独特的视角进行解读,并邀您一起展望行业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