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NVR技术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本期导读
NVR应用模式灵活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目前市场需要,该类项目的特点是小型规模、操作方便、经济实用,前端配合标清或高清摄像机支持16路标清或8路720P的高清接入,通过NVR实现集中管理和存储。
NVR产品支持扩展、级联及标准ONVIF协议,通过NVR可以实现融合前端不同厂家不同品牌的摄像机,这样可以通过NVR集中构建统一的局域网络,实现NVR级联、扩展和大容量存储。另外,在后端搭建的集中管理平台软件系统可将NVR设备组进行统一管理和配置,以实现多用户的转发和各种应用服务,其中也包括了转发服务器、管理服务器、数据库系统、点播服务器、客户端软件等模块,其优点是NVR实现分布式存储,且稳定性高,后端平台的统一管理和应用,定制化服务,且实现多用户多级别的应用模式。
NVR技术的发展
1. 存储结构
针对嵌入式NVR而言,其存储构架一般没有RAID,单盘进行存储,硬件的电路保护措施,使得文件和录像可靠。 针对存储结构而言,NVR与SAN、NAS等结构类似,SAN的存储模型以数据存储为中心,可伸缩的网络结构,实现了存储设备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块级的I/O数据访问, 很多普通使用ISCSI协议,将SAN和NAS进行融合,在TCP/IP网络发送、接收数据块级数据,实现数据远程备份,IP存储配置、维护、简单管理,千兆网的应用大大提高IP网络的性能。NVR存储构架是在IPSAN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的平台管理系统,使得应用服务器和IPSAN合并,屏蔽了物理链接瓶颈,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融合力度。
2.解码与网络能力扩展
从市场需求角度看,用户需要NVR本身可以实现解码上墙预览的功能,避免增加解码器等设备,这就要求NVR设备支持多路HDMI接口输出或者VGA接口输出,实现解码1080P高清视频上墙,甚至可以实现分割操作以及大屏拼接功能。
NVR其解码能力是衡量NVR综合处理性能的重要依据之一,NVR作为集成化设备,要求其能够实现多路数的接入、存储、转发等能力,比如16盘位的NVR实现256路D1或128路720P或64路1080P等不同视频的接入、存储和转发能力,支持5个以上用户的并发访问或者支持5个以上独立客户端。实现不同权限多用户的独立操作,还要支持多种网络接入形式,比如子网穿越、无线网络传输、第三方平台接入、标准RTSP、ONVIF视频流的传输等。
-
-
-
{{item.createTime}}
{{item.userAccount}}
匿名评论
{{item.likeCount}} {{item.content}}
-
-
-
{{item.replyTime}}
{{item.replyPerson}}
{{item.replyContent}}
-
-
-
栏目简介

篇幅虽短却能网罗业内最新的热点事件、各类黑科技的前沿资讯,我们以独特的视角进行解读,并邀您一起展望行业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