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资讯 > 方案解析 > 设计师大赛方案:智慧水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解析

设计师大赛方案:智慧水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解析

分享

本期导读

为大家分享一份优秀设计师段强原创参赛方案《智慧水务建设项目》/《智慧水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5-04-11 11:11:04 讲师:段强 编辑:王嘉妮
观看:995 评论:0 0: 未收藏
第六届智能建筑节优秀设计师大赛已经拉开帷幕,目前正在方案投票环节,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份选手原创参赛方案《智慧水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方海报扫码,你一票,我一票,选出最强方案
 
 
总体目标
 
在XXX市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开辟智慧水务这一智慧城市中的重要领域,并结合XXX市当前的实际现状,深化“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应用,重点打造面向政府和大众两大用户的综合信息展示平台、智慧防洪排涝平台、智慧供水管理平台、智慧水利综合管理平台,以智慧化手段解决XXX市当前面临的供水、排水、内涝、水质等问题,支撑XXX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努力将XXX市打造成为全省领先的智慧水务城区,进而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智慧城市的标杆城区。
 
建设内容
 
1.三维综合信息展示平台(供水和排水管网、排涝设施)
2.智能监测感知系统
3.智能排水管网平台
4.智能供水管网平台
5.智能水利综合管理平台
 
总体架构
 
一套保障体系。包括安全防护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物联感知层及网络通信层,是智慧水务管理平台建设的基本保障。
 
一个数据中心。包括数据融合、治理、储存、分析模块四部分组成,以实现数据资源的有效和安全共享,为业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五大业务平台。包括三维综合信息展示、智能监测预警、排水管理、供水管理及水利综合管理,实现平台一源多用。
 
四个展示方式。包括大屏展示、PC端、移动APP及公众号展示端,满意各类用户对流域水务信息化的应用需求。
 
 
技术路线
 
通过系统总结国内外智慧城市和水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XXX市智慧水务顶层规划在落地实施中应按照“标准引领→设施完善→数据整合→应用整合→AI赋能”的技术路线,一盘棋统筹推进各单位、各部门信息化建设。
 
 
数据服务建设
 
数据服务层的数据处理流程见下图:
 
 
通过XXX智慧水务数据仓库,实现XXX水务企业云数据层的各类数据的共享、综合查询、统计分析、自定义报表与外部职能部门的数据交换、决策支持分析等各种数据应用。
 
数据仓库建立过程如图:
 
 
数据仓库元数据管理架构见图: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1. 平台总体功能
 
(1)负责采集、清洗、比对各部门和公司的共享信息,形成共享库;汇集资金、资产、项目、人才等基础信息资源,为各子公司提供共享服务。
(2)负责信息资源目录的统一管理,方便用户发现、定位和共享多种形态的信息资源。
(3)负责基础信息资源和共享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为各子公司提供资源的检索与定位服务。
(4)负责信息交换功能的统一管理,为跨公式、跨区域的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提供服务。
(5)负责认证、授权等基础功能的统一管理,为各子公司提供基础功能服务。
 
 
应用服务建设
 
1.三维综合信息展示平台
 
基于GIS、三维建模等新技术及大屏展示等方式,对XXX市主城区的所有排水、供水管网、水厂、水利工程设施的综合信息进行统一的整合集中展示。通过一张图将基础电子地图数据、工程信息进行展示,并实现城市供水排水管网运行、供用水量、内涝淹没、水源水质水量等实时数据的可视化展示与分析,为管理工作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2.智能监测感知系统
 
基于结合地面监测、视频监测及智能识别、空中遥感多种方式,对XXX市区的所有水体(包括水库水量水质、河道流量水质、排污口、易涝区域、水域岸线侵占等等)进行智慧监视,为城市水务管理提供有用、有效、及时的系统化监测数据,为智慧水务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
 
 
3.供水实时监视子系统
 
 
4.水质实时监视子系统
 
 
水质测站数据传输架构图:
 
 
5.市政智慧井盖一网统管子系统
 
“智慧井盖一网统管系统”采用传感器技术、GIS导航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告警过滤算法等,其中还采用最新窄带物联网NB-iot技术,该技术具低功耗、低成本、广覆盖,支持超大连接等优点,都与传统的物联网模式有了极大的提升和优化,完美的解决了以往窨井盖监控所遇到的通讯问题。创新井盖管理新模式。
 

 

 
智慧供水管网平台
 
在供水方面,当前很多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为系统漏损严重,用水高耗低效现象普遍,饮用水水质风险高,用户服务体验差。XXX市水务投尽管已经针对上述难题不断改进提高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从市政府、供水企业和用户实际需求出发,构建智慧供水管理平台,基于水源地-水厂-泵站-用户的全链条监测体系,实现对各供水环节的智能监管,对漏损管控、事故应急、供水降耗、水质管理等各项主要业务,
 
 
智慧水利综合管理平台
 
1.计算机监控系统
 
计算机监控系统分为现地控制层和集中控制层。控制和调节方式分为现地控制方式、集中控制方式。在现地控制单元中应设有“现地/远方”切换开关。
 
2.水位监测系统
 
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1)数据自动上报,测站可定时自报或按设定的条件主动上传数据。
2)自动响应中心站遥测指令上传数据。
3)多个通信接口,可连接和控制各种通信设备,以便与远端或现场的设备实现通信。
4)采用短信方式远程设置运行方式并回送结果,手机读查询实时测站信息。
5)实时时钟自动校对和调整功能。
 
3.取用水动态管控系统
 
以“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为指导,针对取用水动态管控与预警存在的基础数据短缺、模型可用性差、信息可视化不足等问题,通过汇集地空天水资源监测与管理的海量信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遥感卫星等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术,开展水资源动态管控与预警的关键技术、系统平台开发等工作。
 
 
4.防洪预报调度系统
 
防洪预报调度系统主要是结合洪水预报结果对重要工程进行防洪调度。重点在于衔接精细化洪水预报系统的预报分析成果,将预报分析成果结合实际工程调度运行规程发挥最大效益,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预报分析效益。
 
 
5.应急水量调度功能开发
 
通过集成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系统的部分功能,以流域模拟业务功能中提供的相关预报为边界,以水量调度模型为基础,进一步丰富水量调度规则库,提升水量调度模型功能;
 
 
6.水工程安全监测系统
 
全面掌握流域调度监管情况,应针对实际监测信息、现场监视信息、预测预报信息、演变趋势信息、调度效果评价信息,借助水利一张图等技术手段进行直观可视化表达。根据预设的告预警阈值指标,采用多方式对实况监测与预报信息进行在线动态告预警。

 

 
集成服务建设
 
1.硬件系统集成
 
平台系统的硬件集成包括内部集成以及外部集成两部分。内部集成为平台的相关硬件资源的集成;外部集成包括与终端集成、与水质监测系统集成、与视频监控系统集成及与管理运行中心集成。网络框架如图
 
 
2.调度指挥中心建设
 
调度指挥中心建设选取已规划的中控指挥中心。调度指挥中心建设内容分为LED全彩大屏系统、调度指挥中心控制系统、调度指挥中心音响系统、机房与配套工程四部分,还包含小间距全彩大屏、音响扩声、会场监控与出入门管理系统;此外,还包括机房装修、供配电、防雷、综合布线、环境监控、空调与不间断电源系统,所有通讯线缆通过桥架接入机房。
 
 
3.标准规范建设
 
 
4.建设投资估算
 
 
其余内容请点此查看完整方案:《智慧水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前第六届智能建筑节优秀设计师大赛正在方案投票环节,
 
下方扫码,每天投出你的宝贵一票,选出本届大赛最强方案!
 
 
 
 
喜欢段强老师本次方案的,也可以直接下方扫码投票!
 
 
 
讨论热帖
发布评论
140
  • {{item.createTime}}

    {{item.userAccount}}

    匿名评论

    {{item.likeCount}} {{item.content}}

    1. {{item.replyTime}}

      {{item.replyPerson}}

      {{item.replyContent}}

!标题或内容中包含以下违规词语,请修改后再发布!

  • {{i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