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态湿地公园智能化设计方案解析

本期导读
在公园中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服务、管理、养护过程进行数字化表达、智能化控制和管理,实现管、游、物之前的互感、互知、互动的公园。
2025-04-15 08:43:39
讲师:河姆渡方案馆
编辑:王嘉妮
观看:1722
评论:0
0: 赞
未收藏
本期限免4小时方案下载:《某生态湿地公园智能化设计方案》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的理念,公园作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本期为大家分享一份《某生态湿地公园智能化设计方案》
1.建设目标
在公园中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服务、管理、养护过程进行数字化表达、智能化控制和管理,实现管、游、物之前的互感、互知、互动的公园。
前端管理自动化-现场管理无人化-中心管理物联化-依托智能、泛在、可视化信息技术加强游园行业管理,加强数据资源的分析与利用,提高管理运行的科学化和智能化水平。
面向游客提供游园咨询、智能分流,文创宣传、导游导览、游园健身、投诉与处理等功能为一体的线下线上的智能服务,实现服务体验智能化,铸造城市品牌。

2.系统架构

3.云平台
系统应用核心——“惠民、安全、高效、统一”

4.部署方案
1、建设公园智慧大脑管理中心。
2、建设公园智慧感知中枢神经网络。
智慧灯杆(共享杆)根据不同场景功能要求,以边缘网关为核心,灵活选配智能模块。可达到预期所覆盖区域的智能化要求。

5.总体设计
智慧管理是通过传感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空间信息技术的集成,实现对公园的资源环境、基础设施、游客活动、灾害风险等进行全。
面、系统、及时的感知与精细化管理,提高公园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与分析的自动化程度,实现综合、实时、交互、可持续的信息化公园 管理目标。

监测WIFI使用情况

6.智慧管理

基于WiFi探针,AI图像识别,通过平台大数据分析,实现公园各区块人群自动监测、预警及趋势预测。

7.周界防范
该系统以光纤振动传感技术为核心,采用系统采用前后端视频智能分析周界系统,实时、持续的采集各种扰动数据,经过后端分析处理和智 能识别,判断出不同的外部干扰类型,并可搭配多类传感监测设备协同工作,构建立体防护网络体系,从而达到对侵入设防区域周界 的威胁行为进行预警监测的目的。
8.网络覆盖
智慧公园网络是一体化融合的网络基础设施,支撑智慧公园的高效运行,包括宽带网络、无线网络和LoRa物联网等智能网络,通过把公园内各种智能枢纽和节点统一接入,实现网络无处不在、智慧运行的目标。
9.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
支持后台定向、批量信息发布(如政策宣传、精神文明传达、公园游览信息、天气情况推送等),全面替代人工更换宣传画册;
敏感拦截
发布信息(视频、图片、文字等),经过管理平台进行脱敏脱密的处理,自动拦截敏感字眼,自动截取涉黄涉假欺诈反动信息,并在平台联动预警,即时通知管理人员。
紧急插播
在有特殊的节目需要插播时,可以随时插播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动态信息、视频信息等。
10.智慧灯杆

11.基于智慧灯杆的5G拓展

12.智能环卫
平台通过对人流、环境的感知,自动制定环卫计划,提升整体公园环卫的工作效能,减少环卫成本的投入。
智能环卫车:每小时清扫5000平方米,相当于6名人 工清扫效率。
智能垃圾桶:支持人体感应、智能称重、智能扫码、安全防夹、数据分析、满溢报警、太阳能供电、烟雾报警、消毒压缩。造型美观,远程故障诊断,经久耐用,更方便规范居民垃圾投放行为,也提升环卫工作的整体效率。

13.智慧管理系统清单

14.智能交通
AI、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思维的智能交通,具备全面感知、实时控制的特点,可以大幅度提升公园交通效率, 改善游客的游园体验。

15.游客体验清单

本期方案内容丰富,剩余部分不一一展示,需要完整建设方案请↓
限时4小时方案下载:《某生态湿地公园智能化设计方案》
讨论热帖
140
-
-
-
{{item.createTime}}
{{item.userAccount}}
匿名评论
{{item.likeCount}} {{item.content}}
-
-
-
{{item.replyTime}}
{{item.replyPerson}}
{{item.replyContent}}
-
-
-
栏目简介

篇幅虽短却能网罗业内最新的热点事件、各类黑科技的前沿资讯,我们以独特的视角进行解读,并邀您一起展望行业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