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交通枢纽运行管理平台设计案例分析

本期导读
宜春新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位于袁州区下浦街道(袁州新城),东至城市规划20号路、南至沪昆铁路、西至南庙河、北至中山东路。整个工程规划用地面积116124平方米,约合174.19亩,总建设面积151720平方米。
宜春交通枢纽主要包括长途客运站、公交枢纽站、社会车辆停车场、出租车候车区、枢纽大厅等,并配建站前广场(包括旅客疏散区、景观区)、加油站、洗车站、地下空间等配套工程。工程建成后,将实现铁路运输、长途客运、公交客运、出租车客运、社会停车、邮政货运等六大功能无缝链接,实现全室内、零距离换乘。该工程将依托紧邻城市南北、东西交通通道以及宜新公路、宜安公路等对外主通道,承担东、南向中短途旅客运输。
面对这样一个综合交通枢纽,如何对其进行高效的管理,使各种交通方式最大程度协调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各交通方式的信息如何汇总?遇到紧急情况如何在第一时间获知并加以处理?这些都是其中的重要问题。而枢纽运行管理平台作为交通枢纽的神经中枢,是交通枢纽支撑日常运行和应急运行的最核心业务管理系统,不仅投资规模大,而且直接关系到交通枢纽运行管理模式能否正常运转,设计上的任何欠缺,都将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结合工程实例针对运行管理平台开展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运行管理平台主要负责在交通枢纽区域内为旅客提供旅行相关信息服务,并直接服务于广大旅客和交通枢纽运营工作人员,对交通枢纽的顺畅运转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运行管理平台在为旅客提供便捷及时的引导和信息服务的同时,也为交通枢纽客流管理提供先进的信息化调度管理手段,同时还为交通枢纽相关交通方式提供信息交换与共享服务。
1. 平台的概念性结构
宜春运行管理平台从总体上分为基础层和应用层,其中基础层包括系统配置管理、公共信息交换平台(数据交换平台)、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层由调度指挥、信息发布、防灾应急等系统组成。基础层为应用层提供应用程序运行的基本运行环境,应用层依靠基础层的功能特性满足交通枢纽的运行管理业务需要,运行管理各组成部分彼此松散耦合,便于系统部署、项目实施以及系统维护。
系统整体概念性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 1运行管理平台系统整体概念性结构图
系统的公共信息交换平台(数据交换平台)实时采集和处理各相关交通方式及交通枢纽公共区的运营信息并存储在中央数据库。各交通方式之间通过公共信息平台(数据交换平台)按照事先约定的信息共享原则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
通常状况下,交通枢纽通过平台的调度指挥系统和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对交通枢纽公共区域和各交通方式进行运营状态的监视,为各交通方式提供调度协调服务。同时,交通枢纽通过旅客信息发布系统通过旅客信息发布屏向旅客发布服务信息、班次信息及提供路径引导服务。
当发生突发重大事件等紧急情况时,运营管理中心可通过防灾应急系统和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统一调度和指挥,协同处理重大问题。
2. 设计要点及系统架构
宜春综合交通枢纽的运行管理平台具体设计的详细要点如下:
1) 在HOC构建公共信息平台(数据交换平台)作为整个运行管理平台的基础消息平台,它可以连接各交通方式的多个应用系统,是各交通方式应用系统间数据共享的纽带和运行管理平台获取交通枢纽运营信息的主要来源。由于各个应用系统都是异构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传输协议),为了统一各个应用系统的差异,公共信息平台(数据交换平台)能够提供多种方式为应用系统的互通提供方便。根据各个交通方式应用系统的环境不同,可能需要布设前端接口服务器放置在各个交通方式机房内。
2) 在HOC构建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服务器,将交通枢纽的枢纽布局图和重要报警设备地理布局图与公共信息平台(数据交换平台)获取的运营信息相结合,为HOC的调度指挥提供基于GIS的信息展示和数据调用。
3) 在HOC建立旅客信息发布系统的应用服务器,将公共信息平台(数据交换平台)获取的信息在经过审核后向旅客发布。提供旅客信息发布信息服务,可以编排旅客信息发布屏画面,并对其进行实时刷新。
4) 在交通枢纽的公共区域根据客流的特点、行进路径结合交通枢纽的标志标识的要求,布设旅客信息发布屏(含驱动显示屏的工控机)。
5) 在HOC的坐席上和各个交通方式的运控室提供调度指挥终端供日常指挥协调和防灾应急指挥协调用。所有的调度指挥终端的配置和运行的系统都是相同的,但是通过用户权限管理使不同用户登陆后的所应用的功能有所不同。
6) 最后,将公共信息平台(数据交换平台)所获取的数据信息和各应用模块运行产生的数据信息和日志信息通过中央数据库进行存储,以供管理者进行历史数据查询和统计分析决策辅助。
基于上述设计,将宜春枢纽运行管理平台的总体系统架构设计如下:
3. 系统接口关系
宜春枢纽运行管理平台系统主要包含高铁、长途、公交外部接口和交通枢纽消防总控平台、设备设施平台和停车场系统内部接口,系统接口是本系统设计的难点,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与建设指挥部的相关负责人一起,与各交通方式的信息负责人开展了多次讨论,最终明确了平台与各家交通方式的信息交互数据,下面就各个接口分别详述。
4.1铁路接口
运行管理平台主要与高铁的集成管理平台和BA系统接口进行信息交换。交通枢纽需要从铁路的集成管理平台获得基本图、分号图、日计划、动态车次信息、客流统计信息、站码对照表、重大突发事件信息,从BA系统获取楼宇设备设施报警信息。同时,铁路的集成管理平台从运行管理平台的公共信息平台(数据交换平台)或交通枢纽布设在铁路车控室的调度指挥终端获取其他交通方式的班次和运营信息、客流信息、各类报警信息和HOC下发的调度建议信息(含非紧急广播建议)。
4.2长途接口
运行管理平台主要与长途的班次运营系统、售检票系统和BA系统接口进行信息交换。交通枢纽需要从长途的班次运营系统和售检票系统获得班次计划信息、动态班次信息、线路信息、、重大突发事件信息,从售检票系统获取客流信息,从BA系统获取楼宇设备设施报警信息。同时,长途从HOC布设在长途运控室的调度指挥终端获取其他交通方式的班次和运营信息、客流信息、各类报警信息和HOC下发的调度建议信息(含非紧急广播建议)。
4.3公交接口
运行管理平台主要与公交的班次运营系统或者其它指定的信息系统进行信息交换。HOC需要从公交的班次运营系统或者其它指定的信息系统获得班次和运营信息、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同时,公交从HOC布设在公交调度室的调度指挥终端获取其他交通方式的班次和运营信息、客流信息、各类报警信息和HOC下发的调度建议信息。
4.4交通枢纽消防总控接口
运行管理平台需要通过公共信息平台(数据交换平台)从交通枢纽消防总控系统中获取报警的消防分区和报警设备设施信息。
4.5交通枢纽楼宇设备设施系统接口
运行管理平台需要通过公共信息平台(数据交换平台)从交通枢纽楼宇设备设施系统中获取报警的楼宇设备设施编号和报警信息。
4.6停车场系统停车场系统接口
运行管理平台需要通过公共信息平台(数据交换平台)从交通枢纽停车场系统中获取实时车位占空比信息。
更多智慧交通详细方案请点击:
-
-
-
{{item.createTime}}
{{item.userAccount}}
匿名评论
{{item.likeCount}} {{item.content}}
-
-
-
{{item.replyTime}}
{{item.replyPerson}}
{{item.replyContent}}
-
-
-
栏目简介

篇幅虽短却能网罗业内最新的热点事件、各类黑科技的前沿资讯,我们以独特的视角进行解读,并邀您一起展望行业的未来发展。